汉典中医大暑养生丨健脾消暑度伏天,食苦补水宜清淡
其气候特征为:“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分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节气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易耗津伤阳,更要重视健运脾阳。
阳盛于外,不可贪凉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阳气外散,内阳不足,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晚上睡觉要用 毛毯盖好脐、腿、足,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里,不可贪食冷饮。如果想吃冰镇的东西,可以冷藏姜汁撞奶,生姜大枣汤这类性温的甜点、汤水。
大暑切忌骤然冷水冲澡,不要使自己的体温迅速下降。要循序渐进,开散荣卫,防热闭气郁。时饮热茶,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发热量,降低体温。
对于湿热、痰多的人来说,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炎热,身体代谢旺盛,最适宜排热毒。平素阴虚、湿热、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口渴起痘。这时候要多吃苦味,如苦瓜、苦菜、莴笋、油麦菜等。如果没有食欲,多以醋佐餐,能生津、开胃、行气,醋泡生姜、醋泡黑豆、白醋浸时蔬等等。
要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养护脾胃。如山药、莲藕、绿豆、薏仁等。
艾灸太白,养护脾阳
艾灸温阳,最适于养脾,可艾灸脾经太白穴。
如果能在脾经当令时(上午9点~11点)进行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的枢机,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艾灸胃经足三里穴,以健脾养胃,化湿理气。
https://img.boc401bodyann.shop/base/aHR0cHM6Ly9pbWFnZXMuaHV3cHRhaTAuY29tLzQwODAwN2VjZjA3NjU5ZTg3YzQ3MTM2NTI2NTMzZjVjLmpwZw==.cach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