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和黄世仁的是是非非
本帖最后由 超强性能 于 2016-9-28 20:49 编辑观点一:白毛女和黄世仁不可能有稳固的婚姻关系
(By
李志提)
女人嫁人是个很私人的问题,嫁什么样的男人配什么样的汉也不可能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所谓鸡配鸡,鸭配鸭,乌龟王八结亲家,男女结合关键的是要双方相配,从双方的相貌、品性、才学以及经济基础等综合考量彼此对等,这样的婚姻才是稳定的婚姻。所以,这两年每每有媒体发起白毛女该不该嫁给黄世仁的讨论,我都不由得暗暗觉得好笑,发言者往往都没搞清楚问题就滥发议论,不知所云。
女人想嫁一个有才有貌有品有钱的好男人和男人想娶一个温柔贤惠体贴漂亮优雅的老婆一样,都是自然的正常的选择,至于说最后娶回家的是不是自己的意中人,那就看你自己的综合实力如何,毕竟找对象可不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是女人选老公若是把他是否有钱作为最重要的砝码,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必然人财两空。
文学作品里的白毛女不去选择黄世仁,不是因为她甘愿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毕竟这不符合人正常的生物需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只是白毛女更清楚,她和黄世仁之间是不可能发展成婚姻关系的,不管他再有钱,但是对于喜儿来说作为丈夫的候选对象,其综合分都要比大春低得多得多。
黄世仁有钱,而且有地位,这样的一方财主可谓呼风唤雨,但凡能用钱买来的东西,他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然也就不会缺女人了,钱色交易古今中外都是通吃的。所以,黄世仁第一眼看到喜儿,就想要占有她的身体,越是遭到拒绝越是来劲。不是他真的对喜儿动了什么感情,而是对于这样一个几乎很少被拒绝的人来说,越是得不到的,得到的欲望越强烈。最终,黄世仁把杨白劳逼死,把喜儿抢到家并强行奸污了她。等黄世仁得到喜儿之后呢,很快就不能从喜儿身上找到兴奋点了,这样,喜儿在黄家就没了立命之所,差点没被人牙子带走卖掉。
黄世仁从第一次见到喜儿到占有她,就从来没动过娶她当妻做妾的念头,而且喜儿也没有成为黄世仁妻妾的资本。婚配是讲求阶层同一讲求门当户对的,当然所谓每当户对不能简单地看做双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如前所述,要打综合分。虽然说喜儿年轻貌美,但是杨白劳毕竟是一年忙到头还要钱租的穷佃户,而喜儿又是没受过教育的山野村妇,根本不是做富太太执掌一个大家庭内务的料。若只想靠外貌取悦人,待年老色衰之时便没了竞争力。所以,对于喜儿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选择大春这样婚配综合分对等的男人,这样即便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可以男耕女织,夫妻恩爱。
白毛女为何不嫁黄世仁之所以每每成为热议的话题,是因为支持白毛女嫁黄世仁的人偷换了概念,今天被当做金龟婿来追捧的黄世仁,已经不是文学作品里欺男霸女、胡作非为的黄世仁,而是有钱的活得潇洒的男人,弄清了这一点,似乎就没有争议的必要了。这些年社会各界对女人傍大款、嫁富人非议颇多,在一个婚姻自由自主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动不动就感慨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有什么理由就去对富人们的婚姻生活质疑非议?即便是他们愿意为了金钱名利丢掉此外的一切,那就影响到你的生活了吗?如果没有,还是多费心思打理自己的生活要紧。
当然,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婚姻幸福计议,
还是要尽量和与自己综合评定相称的人结为连理,这样,就不会总觉得吃亏给自己一个劈腿的理由,也不会仰人鼻息、低声下气地活着;这样,才有可能在婚后的生活中好好打理自己的感情生活,让家庭婚姻生活更幸福。
观点二:嫁给黄世仁是女人
婚姻的必修课(By枪久久)
嫁给黄世仁是女人婚姻的必修课:男人有钱时,你要懂得分寸。男人落泊时,你要懂得承担。
恶人身边如果多一个好人来辅助,那么他的恶性也会有所收敛。
过去黄世仁不会伪装,所以被戴上恶人的头号,而现代人,表面是个好男人却背着老婆找小姐养情人,这些女人不如白毛女,起码她不会去破坏黄世仁的家庭,现在的女人总是看着别人锅里的东西好。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黄世仁。
他的脸因打架被烧伤,别说生活,就连看上一眼的人都被会吓到,可他却娶一个比自己小几岁,而且还很漂亮的老婆,不是因为他人有多好,而是他多有钱,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享福,而不是嫁给穷男人受罪,也许是观念的不同,人生的面对不同。
女人嫁给黄世仁,就会如何去爱他,如果你做不到,黄世仁就会找小三,如同,男人不爱你,你必须学会让男人爱你,这样你才做好一个女人,管理好一个家庭。
现代式的黄世仁太多,只是我们被习惯了而已。
观点三:白毛女嫁给黄世仁会幸福吗?(By陈一丹)
年轻人中之所以流行“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除了对金钱的崇拜外,与其对历史的无知也有很大关系。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确嫁给了黄世仁,虽然是被迫的。但嫁给黄世仁后的喜儿并没有换来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好生活,而是被黄世仁玩弄后抛弃,成为黄家的女佣,饱受凌辱与虐待。喜儿逃走后为免被人发现抓回黄家,只得躲入深山,因过于紧张和悲伤,加上艰苦的环境的折磨,一头青丝变成白发,成了人们口中的白毛女。如果了解这一历史,女大学生们还会说出“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话吗?其实,即便是在现在,傍大款的年轻女子也未必真有几个是幸福的,后悔的也大有人在。青春换得来金钱,却换不来幸福。人的命运还是要靠自己主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很愚蠢的行为。现在虽然没有黄世仁,但却不乏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人财两空的情况并不少见。□杨国栋
价值观兜售的反讽
“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出现是当下价值观教育被“兜售”和“推销”的恶果显现。长期以来我国价值观教育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性都处于忽视状态,普遍认为社会和成年人就是正确价值观的拥有者。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认为向青少年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天经地义的,却很少去关心他们的感受,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有时达到的恰恰是相反的效果。“白毛女为何不嫁有钱人黄世仁?”不正是鲜活的明证和嘲讽吗? □朱四倍
一种爱情的社会学
一种爱情,两种境界,“嫁人当嫁黄世仁”较之前物质时代的相濡以沫,纯粹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选择的必然”:教育产业化下的社会人才需求失衡,让许多无权无势的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生存,虚高房价一路飙升,让不少年轻人的住房始终是“空中楼阁”;而婚姻生活后的小孩教育、父母养老、医疗等必需巨额支出,更是成为横亘于不少新婚夫妻面前的高山与鸿沟——— 而这些,又显然不是“黄世仁”以外的“穷小子”所能完全分担与付出的。
这种“社会性的被迫”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爱情领域的时候,本应停留于众多甜蜜与深情相拥场景中的女性择偶观,也就部分被俘虏与蜕变。社会伦理观念,特别是爱情观、婚姻观,也在部分性地背离。在“社会性的被迫”下,部分年轻人或把买房费用、结婚成本转嫁给父母,在“啃老“中得以成就“美满”的婚姻。而更多条件缺失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在选择晚婚与不结婚之外,也只能放弃重人品、重职业的传统择偶观,借助下嫁给“黄世仁”的方式,来逃避对这种“社会性被迫”的单独面对。□王聃
白毛女为何不嫁黄世仁?请回家问奶奶去!
白毛女为什么不会嫁个黄世仁?如果这话说给大学生们的奶奶听,奶奶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雅兴了,不气得闭过气去,就会送上两个嘴巴子。黄世仁阴险狡诈,手段毒辣。不仅放高利贷逼得杨白劳有家不敢回,还在杨白劳回家后对杨大打出手,没有钱就抢女儿抵债。这样的行为足见其道德丧尽,人性皆无。可以说他和喜儿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绝不是年龄大点那么简单。同时由于阶层的不同,黄世仁对喜儿只有一种赤裸裸的霸占,不会有丝毫爱心甚至是怜悯之心。就当时的那种情景说,喜儿嫁给(准确地说应该是黄世仁霸占或收为小妾)黄世仁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说“过门了”就能“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那就是太傻太天真了。过去“灰姑娘”嫁个大财主的多的是,但原来是“灰姑娘”以后还照样是“灰姑娘”,不会有丝毫的权利,一旦被大财主们玩够,仍旧会被一脚踢开,处境比原来更糟。 □朱少华
“机会投机”折射功利社会生态
“黄世仁”和“白毛女”不仅代表着富有和贫困两个不同的阶级,还富有正义与邪恶对立的意味。也就是说,“白毛女”的权利被压榨和“黄世仁”的为富不仁以及权利侵犯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反差——— 某种意义上说,前者不能放弃公平正义的诉求,注定与后者永不妥协,抗争到底。而事实上,如今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的,正是消灭一切“黄世仁”,救赎所有“白毛女”。就算是有个别“白毛女”被“招安”,也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信仰。
是故,不管社会怎么变迁,黑白始终分明,正义始终不能向邪恶低头——— 就算是在今天和未来,“白毛女”还是“白毛女”,“黄世仁”还是“黄世仁”,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是最为基本的人类信仰价值。可吊诡的是,在时下一些人的眼里,“黄世仁”却被误读成了风度翩翩生活优越的富人,所以“嫁了也无妨”。将“黄世仁”简单地理解为富有和良好的生活状态———这就不是什么价值观的嬗变了,而是基本信仰的流失。在我看来,如此异化的价值观说到底是一种“机会投机”,折射出社会结构性问题催生的某种功利社会生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