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88BliawpB 发表于 2024-12-30 18:36:03

从七夕节来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丈母娘,一把金簪和四个家庭的幸福

七夕节就要来临了,中国古典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而这个故事能够位列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足见其发源之早、流传之广、影响之众,于是,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对于精神文明的发掘,这个故事首当其冲。在国家层面,要强调文化自信,发扬传统文化;在商家层面,要炒作中国情人节概念,大力发掘这个节日的商业价值;而众多的外国友人表示懵懂,不明白为什么两颗用光年为计量单位的星球,能发生如此暧昧的关系;而另一部分外国人则忙着看看能不能再拣点漏或者直接抢点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的这一切,可能都是因为王母的一把金簪,把本来圆满的结局变成了悲喜剧,从而传唱千古。
且不提王母到底是不是丈母娘了,因为传说有先有后,据说织女传说在玉帝信仰之前,我们只看王母为什么用金簪划开天河,隔断牛郎织女吧。王母虽然简单一个动作,但也是需要耗费相当的法力的,王母为什么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如此决定,让我们不得不想到当今众多的丈母娘,不管王母是不是丈母娘,王母的思维和丈母娘的想法如出一辙,王母娘娘何尝不想让织女幸福,但是想到门当户对,也罢,都怪那个老黄牛从中作梗啊。
不得不说,爱情是真真切切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或许在高度发达的国家,温饱不是问题,爱情也不是问题;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生活的压力所带来的烦恼,真的会稀释爱情的浓度。生活意味着真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意味着浪漫中的伴着玫瑰小提琴的烛光晚餐。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外地人进城,经过几年打拼,好不容易置办房产落户,可是医疗、养老、上学等几座大山纷至沓来,爱情在这种生活中变成了两个人的互相依靠,赶上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爱情中的两个主角变成了战斗生活中的两个绝对的主力,简称“战友”了。或许只有在忙碌了一天,关灯之后,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才能享受片刻的温存。
在这个时候,共同的价值观,相似的审美水平,对问题的共识是如此的重要,因为这些在经济压力之下,都会成为矛盾的发源地,没有上述几个方面的认同,在外打拼的战友,在家也会发生内战,而这一切都与“门当户对”有关,甚至可以说,在相当的程度上,在目前普通大众的经济水平上,门当户对甚至决定着婚姻的幸福指数。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理解王母的用意了,本来打算一簪下去,一了百了,几乎拯救了三代人四个家庭(假设独生子女)啊。只是没有想到那个金牛星报恩心切,用了如此众多办法补救而已。如果故事继续发展下去,说到了学区房,说到了培训班,说到了医疗养老,不知道这个两地分居的爱情还能走多远。
当然,喜剧拍案叫好,悲剧流传千古,故事在悲剧中夹杂着一丝喜剧色彩而结束,只希望,牛郎织女两情相悦,早日团聚,不受人间烦恼之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七夕节来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丈母娘,一把金簪和四个家庭的幸福